並感謝來到我部落格的所有人,與我分享過去的點滴!
謝謝你(妳)....祝福你(妳)....
~~~~~~~~新生訓練~~~~~~~~
從小在軍人家庭長大,尤其受家父雄壯威武的氣息與濃烈的愛國情超薰陶之下耳濡目染,年輕時我即已有了強烈投筆從戎的念頭,原本一直憧憬飛將軍的英姿煥發和傲氣,但因當年空軍裝備沒有如今先進,於是母親相當擔心我將來從軍後的安危,故強烈反對我選擇空官,爲了安撫慈母擔憂的心情,也爲了一圓成為傑出軍官的夢想,後來決定跟隨父親的腳步,於是進入了陸軍官校,成為正式的陸官人,回顧自己走過陸軍嚴格且艱辛的歲月,雖然心酸也有歡笑,最值得喝采的是我慶幸自己選擇軍旅人生,因為經過有系統德、智、體、群、美五育兼修並進的訓練之下,我被萃練的猶如百年大樹一般,屹立不搖成為堂堂正正的男子漢,我熱愛這個大團隊勝過所有,因為「他」給了我人人稱羨的豐碩果實,讓我年輕的生命不曾留白。
陸軍官校是效法美國西點軍校的教育制度,四年大學學年教育加上寒暑假嚴峻的軍事訓練,第一年迎接新生入學的是一對一的軍紀教練,也就是一位學長頭戴鋼盔、腰纏白色S腰帶、手戴白手套、腳鐙白綁腿,負責操練一位新生,光看那身打扮,心就涼了半截!
一開始就灌輸最簡單的三句話 『是』『不是』『沒有理由』,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沒有灰色地帶,沒有模稜兩可,做錯就不停的處罰,交互蹲跳、伏地挺身、對準目標快跑前進:左3圈右3圈,走路轉直角, 眼睛不亂飄,迎接黃埔十項的洗禮,結束時只剩半條命,接下來是洗三分鐘戰鬥澡,肥皂還沒有沖洗乾淨就喊停,毅力不夠的當晚就退學或開小差逃回家。野獸營訓練於焉開始,使一位文學生夏訓三個月內具備基本現代化革命軍人威武不屈的氣質,新生訓練期間,父親趁自大、二擔返台休假之便前往探視我,見其愛子在地上匍匐前進接受學長磨練,回家後調侃我母親說:『夫人您偉大』,母親 詢問為何出此言?父親笑回:夫人所生之子至孝! 母親再問:何以見得?父親回曰:當我前往探視時,他匍匐迎接我這個父親,世上兒子能有幾人如此待親?所以說至孝啊!
只見母親心疼的淚眼汪汪,父親倒是看淡這樣的訓練,因為家父認為這只是磨練我成唯一個真正男人的過程而以,反倒是父母間的對話在親友間傳為笑談,因為我趴著迎接父親。
新生訓練是緊張刺激的,少年十七.八可塑性很高的,軍官養成教育是嚴格的,強調的是革命精神,要求洗心革面,自許為驕傲的黃埔子弟,這三個月必須接受磨鍊,沒有任何星期假日可言,看著毅力不夠的同學陸陸續續離開 原本入學有300多人,新生訓練結束只剩280餘人, 熬到畢業僅剩264人。
回憶新生訓練結訓時,授槍典禮莊嚴隆重,近300名新生們徒手全副武裝,行與行間隔距離一大步,肅立在司令台前,近300名應屆畢業生持槍全副武裝在司令台一側,一聲令下應屆畢業生以整齊的步伐配合軍鼓聲,魚貫進入新生行列一對一面對面,當【授槍】口令下達時,學長們以齊一動作將槍提起很有力的推向新生,『從現在起 保國衛民責任交付予你』新生【啪】的一聲也很有力的接著,我是從31期學長薄榮萍﹝晉陞至南警部中將司令﹞手中接下曾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M1步槍,授槍後高呼『效法先烈革命精神 前仆後繼決不退縮』,觀禮台上響起鼓勵的掌聲,這是何等壯烈感人的場面!報考軍校的初衷不就是要保國衛民、反攻大陸、解救同胞嗎?時代不同,使命不同,使命不同,作法不同!現在應該是經濟反攻大陸,台商解救同胞!可是民進黨政府一味的玩 『有效管理 積極開放』、『有效開放 積極管理』的文字遊戲,一家人貪瀆拖垮民進黨還有人執迷不悟去衛護貪瀆,怎忍令台灣同胞於水火之中呢?!
軍校訓練是高強度的、嚴格的軍事體能訓練。在體能上、意志上都是很大的考驗,是人生的嚴峻挑戰。特別是入學第一年,學生從最低級別做起,只要是比你高一個年級的,每一個人都是你的“長官”。在校園裏,看到“長官”,不管認識不認識,就得“衝”上前去,以很“神經質”的動作和語調向長官報告:“新生某某某......”。對於在文學校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要做到“長官叫幹啥就幹啥”,首先要過的就是心理上的大關。
你問我軍校的生活到底苦不苦,我只能說很值得。很多人認為進軍校是一種苦難,他們追求的就是這樣高強度的訓練和對自己意志與能力的挑戰,更重要的是這種磨練讓他們有了從內心深處發出的自信。在校園中更有這樣一個共識:如果一位學生做任何事都很自信,大家便會首先有這樣的猜測——他是軍校的學生。這種認可相信就是學生們對軍校最高評價的表現了。同時,軍校還有另一層意義:它是陸軍未來軍官訓練營,是愛國思想表現最具體的地方,在這樣一個充滿集體凝聚力的氛圍中成長會得到很多特殊的、積極的體驗,它所帶來的重大意義將會深深的影響一個人的整個人生!
~~~~~~~~學年教育~~~~~~~~
連隊係一二三四年級學生混合邊成,一年級新生在學年教育是沒有太多自由的,因為二三四年級學長都盯住你,一言一行都受檢驗督導,三年級開始實習幹部,也僅止於副班長可以實習,四年級則自實習團營部幹部以至實習班長,依據前三年才能考核制度評比甄選,一年級時與我同班的是姚厚笙、陸玨有、閻中岳,二年級是韓英洲...、三年級實習副班長是張學海...四年級實習班長是香港僑生楊平山,實習排長是王純珷,實習連長是韓懷豫;連長是郭貴相。我雖然大過不犯 但小過不斷 考核制度是記點,超過點數就禁足 假日就要全副武裝接受軍紀教育,就是約好女朋友也只有被迫爽約了!
軍校學年教育當時是仿照西點軍校採通才教育,記憶所及,舉凡大學裡文理工各系,陸官校都有,包括:國文、英文、三民主義、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數學(微積分、微分方程)、物理、化學、電機工程、機械工程、土木工程……等,到了四年級還可以選第二外語,林國棟調侃說:以為進軍校就可以不用再讀書了,結果好像還要讀得更多,教學方式採"賽爾教學法" 小教授班制每班15-25人,依學生程度區分A,B,C三級 一個學生若英文特好在A-1班...若微積分稍差在B-4班...若理工最差則在C-8班...每次段考後重新編組,有升有降,激發學生競爭力及榮譽感,所謂"賽爾教學法" 是於晚自習時預習次日要上的課,上課時將疑問提請教授解惑,有別於填鴨式教育,教育部基本上認定陸軍官校是屬於理工科 畢業頒授理學士學位。
~~~~~~~~夏訓及寒訓~~~~~~~~
每年暑假我們與文學校所不同的地方,就是當大學生玩樂的時候,我們必須接受軍事訓練;二年級開始要到各兵科學校見習,主要目的一方面是讓我們了解戰鬥部隊、戰鬥支援部隊、勤務支援部隊在作戰中各自扮演的角色,所以….步,戰,砲,工,通,化,兵,經,衛等兵科學校,都要去見習一段時間;另一方面就是提供學生將來畢業選科的參考。
從三年級開始有實習幹部制度,正常狀況三年級是實習副班長,實習班長以上是由四年級擔任,我三年級那年因為三十四期人少,學生連又增加至十二個,所以由三十五期中挑選十二位直接擔任班長,很榮幸地我為其中之一,這也奠定了我四年級擔任十二個學生連當中一位實習連長的良好基礎,三年級帶一個班、四年級帶一個連,實際帶兵經驗對我爾後在部隊中領導統御有著非常大的助益。
~~~~~~~~課外活動~~~~~~~~
一、校運會:一二年級時尚未發現自己在田徑場上的潛能,三年級時受同學的激將慫恿,報名參加百公尺及四百接力,卻以11秒4的成績奪冠;即使四年級時仍得銅牌。這要歸功於國小時經常與同學在北港糖廠和南陽國小之間比賽,看誰先到家先到校,軍校這段時間可說是我人生體能最巔峰的時刻!
二、棒球校隊:從小我就喜歡棒球,在北港南陽國小時,常常在場邊看同學打球,也表示希望能成為棒球隊的一員,但是教練閩南語夾雜著日本發音的英文,投手叫【披甲】、捕手叫【開架】、一壘手叫【花斯的】、二壘手叫【誰幹的】、三壘手叫【殺戮的】、游擊手叫【秀逗】、左外野手叫【癩頭】、右外野手叫【累頭】、中外野手叫【善打】;搞得我迷裡麻呼的不知所云!直到進了軍校,才有幸被甄選擔任【秀逗】的角色,【披甲】是李國鼐、【開架】是李喬松、【花斯的】是宋競存、【累頭】是余振澤……其他年級的記不得了!陸軍官校校代表隊強項是橄欖球,每年專上運動會台灣大學都是陸軍官校手下敗將,籃、足球也榜上有名,最弱是棒球隊,經常鎩羽而歸!
三、連隊經常三不五時會開舞會,回想起來,從開舞會中間可以學到許多事情,譬如舞會會場佈置、點心飲料準備、音樂舞曲選擇、串場程序、紳士禮儀......等等;四年級是學生王子,一年級當公差、接待、端盤子;還可以讓學長在他女朋友面前耍一耍威風,人際關係、風度氣質從這當中磨練培養出來,因為三軍官校都在高雄鳳山、岡山、左營,常有聯誼舞會,四海一家、聯勤服務社是我們常去之處。
四、四年級寒假時范祚胤、李家謀、葛鴻遠相約徒步橫貫公路,由埔里進山經合歡山到花蓮,范祚胤、葛鴻遠都住南部約在我家集合,李家謀則在霧峰姊家等我們,當然事先準備不可少,那時的橫貫公路仍舊是碎石路面,一路上地面結冰,走馬看花談談笑笑也不覺得冷,直到合歡山寒訓中心才感到一絲寒意,沿途除欣賞風景之外,猶感於榮民前輩鑿岩開路,甚至犧牲生命,才有這麼一條秀麗的風景區供後人休閒旅遊!
1 則留言:
請問明德專案會在你的日誌中寫嗎??
張貼留言